首页 > 解决方案>小学生拓展课程

小学生拓展课程

发布时间:2024-10-12 08:44:44 来源:太阳集团网站入口 阅读量:

  赖声川,享誉国际的戏剧导演,BBC称他为“现今中文最顶尖的剧作家”小学生拓展课程,《》评其为“亚洲剧场之翘楚”。

  2015年,《赖声川的创意学》一书出版,配了一本小册子——《赖声川创作笔记》,用短短32页记录了他1979年博士二年级起至2015年创作演绎的作品,其中有我们熟知的《暗恋桃花源》《如梦之梦》《宝岛一村》等作品。

  “我的兴趣爱好很广,美术、摄影、电影、文学、音乐,无所不好。在我眼里,只有戏剧,才能满足我所有的兴趣。”

  当我们把“戏剧”放入教育范畴,看起来就是一门万能课,无所不包。市面上火热的戏剧课程,基本都会提到,戏剧在提高孩子能力方面是多么全面。

  怎么个全面法?做个简单设想:如果让孩子参与戏剧活动,从编(改)写剧本、舞台、灯光、服装,直到登台表演,不仅包含音乐、美术、影视、舞蹈等艺术学科,就连语数外等基础学科内容也能融入。

  那些所谓的核心素养——表达能力、团队协作、领导力、创造力、批判性思维等等,哪一个不能得到锻炼提高?

  戏剧教育把“体验式学习”发挥到了极致,从教育功效来讲,实在万能。当然,不同年龄段的孩子,参与度也不尽相同。

  “孩子可以在一个剧组里找到一个位置,然后他就必须在这个位置上发挥他自己,然后融入整个剧组,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,而且基本上别的应该做不到这点。”

  我们继续设想,比如让孩子学画画学钢琴,所需要的元素皆远远少于戏剧所需。这也是赖声川在40多年前选择戏剧的原因之一,因为(戏剧)满足了他所有的兴趣。

  过去二十多年,赖声川也不时在母校伯克利、斯坦福大学、台北艺术大学、上戏、中戏上课,这却让他发现了戏剧教育的矛盾点:

  “表面上看,孩子们参与进来了,但其实,真正的戏剧教育,需要孩子走入角色的内心,需要融入深刻的理解。”

  “孩子们演莎士比亚剧,我们可能会感觉到,这些孩子真可爱,可是他们真的能够理解这些角色所承担的含义吗?这个世界上,可能没有绝对的好人,也没有绝对的坏人,一个角色背负着太多的层次含义,可是这些富有批判性的判断,这么小的孩子能够理解吗?”

  戏剧课的教育功效的确很丰富,我们也的确能通过跨学科整合的方式,让孩子们在戏剧中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。可是,“理解”不是通过反复练习就能拥有,“理解”只能交给时间带给孩子们的人生阅历去完成。

  在美国、英国、德国等欧美国家,戏剧课自幼儿园起就是必修课。我们平时在各种美剧英剧中也可看到,孩子们动不动就要参加演出,而且还要自己动手设计服装、布置舞台、改写剧本等等。

  反观中国,且不说中国传统戏剧“京剧”“昆曲”提不起年轻人的欣赏兴趣,更别说学习,即便是现代经典话剧《雷雨》《茶馆》,也离我们越来越远。

  赖声川提醒,这个问题放在大环境下,其实不仅仅是戏剧,建筑、音乐、绘画等艺术,也是典型的“西进东退”,即西方的艺术观和样式成为主流,本土的成为小众。

  赖声川回忆,早年他和太太丁乃竺在伦敦旅行,两人到市中心剧场看一部在当地备受推崇的戏剧,内容严肃,关乎二战之前整个西方的社会结构。检票进了剧场,发现竟然有三四百个初中生,非常吵闹,赖声川和丁乃竺心生担忧,做好了被打断跳戏的准备。

  然而,他们却惊讶地发现,当灯暗幕起,全场鸦雀无声,这些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这部深刻讨论社会政治文化的戏里。戏毕,这群孩子又闹哄哄地坐上校车走了。

  赖声川再回忆2015年,英文版的《暗恋桃花源》在美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演,同样有几辆校园巴士,送来了两百多名初中生。

  “从小就培养孩子看戏的习惯,不至于长大之后,上剧场看戏,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。享受戏剧所带来的美感,这应该是属于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。” 赖声川补充。

  6年时间,投资将近1亿,赖声川在上海闹市徐汇区商场美罗城的五楼,打造了专属剧场。z6com尊龙凯时百家乐剧场开张两年不到,终于让之前表演工作坊的剧目在大陆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。

  “我们跟西方的社会结构不同,吃个晚饭上剧场看个戏,在欧洲的德国、法国尤其是英国,这样的文化习惯已经上百年,而我们才十年左右,教育跟不上也是合理的。”

  赖声川在多次媒体采访中介绍,之所以取名为“上剧场”,主要有三个原因:第一,剧场在商场的五楼,要往上走才能找到;第二,剧场位于上海;第三,它是个动词,他希望有一天,上剧场看戏就如人们日常下馆子一样平常。

  “美国之所以冒出各种顶尖人才,如乔布斯,他并不是搞艺术出身,但这个人就是很有创意和想象力,那么他的创意哪里来,不是等上了大学才有,而是在他小时候,就被鼓励‘玩’。”

  “在一个比较古板保守的思想国度里,其实想象力是不被鼓励的,我们要强化理工科,要有更多的科学家,在这些领域,需要流程、标准和规矩。”

  在赖声川看来,如果真的要培养想象力,要从小让孩子们接触世界上最伟大的创意,比如伟大的绘画、雕刻、电影,及伟大的舞台剧。

  “戏剧在中国,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弱势,我们坚持数十年,现在一窝蜂地都觉得文化创意产业很重要,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文化创意是什么?是不是只在乎‘产业’这两个字?”

  现在的家长都能意识到,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第二课堂,如戏剧课,这是好事。但这件事被真正重视起来时,教育者或戏剧创作者就不能将其当成“产业”来运作——认识到这一点,比引进一门“戏剧课”,更为重要。

  其实,看剧也是一种戏剧教育,需要一个人具备文化鉴赏能力。西方国家的看剧习惯,已经深入到整个社会的文化意识里面,这与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密不可分,我们一下子想补,也难,只能慢慢来。

  赖声川曾与小女儿赖仙芸合作,创作了首部儿童剧《蓝马》。《蓝马》源自赖声川给两个女儿编的床头故事,如今开始为两个外孙女“瞎编”。说“瞎编”,是因为故事在两代人那里从来没有结尾,赖声川看着孩子们的反应,即兴发挥,目的就是哄孩子们睡觉。

  有家长看后认为,这部剧和一般的儿童剧不一样,不闹腾,小文艺。相比于市场上推出的热热闹闹强调亲子互动的儿童剧,确实不同。

  赖声川也曾提出自己不会去模仿当下流行的儿童剧模式,当然也看体裁合不合适,《蓝马》本身是一个故事,并不适合互动。

  “蓝马这样的戏,有三四岁的小朋友,也有十几岁的小学生,都会非常安静地被带入到剧情中去,带到奇妙的故事里去。”

  在未来,赖声川甚至还会尝试没有布景的空台儿童剧,他相信单纯通过演员的表演,孩子们拥有的想象力,足以让他们投入及理解。

  他给自家两代人们讲睡前故事,也是把他们当成大人来讲,并不会因为是讲给孩子们听,就刻意进行“润色”。

  还有一点,赖声川特别提到,亲子儿童剧日益火爆,但他发现,大部分在从事儿童剧创作的朋友,设定的年龄有点低,也就是说,很多戏只适合三四岁的小朋友看。

  “7岁-12岁的孩子,被创作者忽略了,他们没戏看了,从来没有人替他们写戏,那我的《蓝马》就是为他们写。”

  为了连接戏剧与“孩子”的纽带,赖声川设置了一个环节,让孩子们有机会与《蓝马》演员一起登台同唱主题曲。而这首主题曲《需要一个声音》是赖声川亲自作词作曲,颇有民谣风,可以感受到一种美好与单纯。

  之所以会有此举,也是因为上剧场希望让更多小孩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剧场,接受戏剧教育并爱上戏剧文化。

  《蓝马》描写一位极有钢琴天赋却面临困境的小女孩琦琦,她的妈妈一心想要培养她成为钢琴家,但她内心深处却渴望写一首属于自己的歌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……

  琦琦打小和外公一起生活,外公把外婆留下的吉他送给她。当心情不好时,琦琦就拿起吉他,弹奏起外婆以前唱过的歌。此时,房间的窗外突然出现一匹受伤的带翅膀的蓝马。琦琦瞒着父母,养着这匹蓝马,用歌声帮助蓝马恢复健康。蓝马带着琦琦回到它的国度,在那里,曾经是灿烂蓝色的马都变成了灰色。琦琦鼓起勇气,努力歌唱,全心投入拯救蓝马国度的工作……

  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出,《蓝马》探讨的是亲子教育话题,所以《蓝马》,既是写孩子们看,也是家长们需要思考的一个故事。

  “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和对世间万物的尊重,要比替孩子事无巨细地安排他们的人生更重要。”这是赖声川关于《蓝马》,说得最多的一句话。

上一篇:小学特色拓展课程
下一篇: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和旅